
艾思科蓝公众号
2025年第五届计算机视觉与模式分析国际学术大会(ICCPA 2025)
2025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Analysis (ICCPA 2025)
SPIE出版 | 高录用 | 往年4届EI检索稳定!
大会官网:www.iccpa.org 会议时间:2025年5月16-18日 会议地点:中国·鞍山·辽宁科技大学 收录检索:EI Compendex,Scopus *团队参会优惠价,可联系会议秘书咨询 一轮截稿时间:2025年4月8日23:59 接收/拒稿通知:投稿后1周内 | 【参会注册】 【论文投稿】 |
![]() | ![]() |
辽宁科技大学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官网已上线ICCPA 2025会议信息,详情请点击查看 |
大会简介
由辽宁科技大学主办的2025年第五届计算机视觉与模式分析国际会议(ICCPA 2025)将于2025年5月16日至18日在中国鞍山召开。ICCPA 2025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视觉与模式分析领域的学者、研究人员、工程师和企业家,旨在搭建一个促进学术交流和成果共享的重要平台,共同探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从其他研究人员的经验中得到启发和启发,推动这些领域的技术发展,深化学术研究。大会诚邀从事相关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会交流!
【ICCPA 往届照片】
![]() | ![]() | ![]() |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承办单位:辽宁科技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往届历史
ICCPA前四届均已成功举办,并完成EI、Scopus检索(高录用,稳定检索)
![]() | 2024年第四届计算机视觉与模式分析国际学术大会 (ICCPA 2024)于2024年5月17-19日在中国鞍山成功举办
ISBN: 978-1-510-68252-8 |
![]() | 2023年第三届计算机视觉与模式分析国际学术大会 (ICCPA 2023)于2023年4月7-9日在中国杭州成功举办
ISBN: 978-1-5106-6756-3 |
![]() | 2022年第二届计算机视觉与模式分析国际学术大会 (ICCPA 2022)于2022年7月22-24日在中国大连成功举办
ISBN: 978-1-6654-8746-7 |
![]() | 2021年第一届计算机视觉与模式分析国际学术大会 (ICCPA 2021)于2021年11月19-21日成功举办线上会议
ISBN: 978-1-5106-5192-0 |
大会组委
大会主席 | ||
胡军 教授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 岳洋 教授 SPIE Fellow IEEE/Optica Senior Member 西安交通大学 | |
出版主席 | ||
赵骥 教授 辽宁科技大学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 | 雷涛 教授 CCF/CSIG/IEEE高级会员 陕西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 | 陈纯毅 教授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虚拟现实专委会委员 长春理工大学 |
程序委员会主席 | ||
艾青 教授 辽宁科技大学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 | 王玉林 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 武汉大学 | Jinshan Tang 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 George Mason University,USA |
Qiang (Shawn) Cheng 副教授 University of Kentucky, USA | Guanghui (Richard) Wang 副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 Toront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Canada | |
组织委员会主席 | ||
陶润城 副教授 辽宁科技大学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 杨永辉 教授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 辽宁省金属学会会员 辽宁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
报告嘉宾
李向涛 教授 吉林大学 | 李向涛,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入选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智能计算创新人物”,连续五年入选全球前 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吉林省青年和面上基金项目,纵向经费累积达到500万元。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3篇)、Advanced Science(6篇)、Nucleic Acids Research(1篇),Bioinformatics等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50余篇。 根据Google Scholar统计,论文被引用4200余次,H-index=35。其中,一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前1%),单篇引用最高次数300次,9篇论文引用次数超过100次。带领团队以第一完成人及第二完成人完成省级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各一项。围绕近年来国内外演化计算与无监督学习计算算法层面的工作进展,出版英文专著《Natural Computing for Unsupervised Learning》,由Springer 出版社出版。也是NeurIPS 2024 (Area Chair)及多个国际SCI期刊BMC Biology, BMC Bioinformatics (CCF C), BMC Genomics副主编或编委。 |
刘秀龙 教授 天津大学 | 刘秀龙,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2010年和2016年获得了大连理工大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先后在日本会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方向包括无线行为感知、室内定位、物联网安全,研究成果在MobiCom、INFOCOM、TON、TMC、TC、TPDS、IMWUT、TCOM、计算机学报等多个国内外知名期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曾获得CCF 2017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ICA3PP 2014最佳论文奖、IEEE System Journal 2017最佳论文奖等多个科研奖励。 |
何强 教授 东北大学 | 何强,男,山东枣庄人,工学博士,东北大学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北大学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引进人才,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从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数据挖掘、生物医学信息学等方向教学研究工作。目前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Social Systems等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人,CCF高级会员、IEEE会员、CCF互联网专委会、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会执行委员,CCF YOCSEF沈阳 2025-2026 主席,担任16个国际/国内期刊编委。 |
储茂祥 教授 辽宁科技大学 | 储茂祥,博士生导师,教授。他曾在加拿大Lakehead University担任访问学者,并获得了授予的“青年骨干人才”称号。他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国际工程师协会(IAENG)、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及其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成员。 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和机器视觉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他主导和参与了近30项国家、省级、企业委托和高校层面的项目,同时负责超过10个企业产品开发项目。此外,他还发表了近80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35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的论文和15篇被EI(工程索引)检索的论文。他披露或获得了近20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他还获得了辽宁省和鞍山市的6项自然科学学术论文成果奖,以及2项辽宁省科学技术成果奖。此外,他在国家、省、市、企业和高校等各级别获得了大约170项教学成果奖。 |
赵琪 教授 辽宁科技大学 | 赵琪教授于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辽宁省生物数学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沈阳分部委员。2018年入选沈阳市拔尖人才, 2024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及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爱尔兰系统生物学研究所访问学者。国科温州研究院客座教授,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技术顾问。在Advanced Science、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Swarm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Knowledge-Based Systems、Research、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Bioinformatics等期刊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SCI检索论文86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10的期刊发表论文10篇(论文发表当年)。论文被引用4742次,15篇通讯作者论文先后入选ESI高被引或热点论文,h指数37。 |
陶冶 副教授 辽宁科技大学 | 陶冶于201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获得工程硕士学位。2024年,他获得辽宁科技大学工程博士学位。自2016年以来,他一直在辽宁科技大学担任讲师和副教授。陶冶已发表超过80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30多篇SCI和EI论文。他主持和参与了30多个国家、省、市和高校各类项目。他还担任多家企业的技术专家。指导学生在国家、省级和高校的各类比赛中获奖超过30次。 |
李泓翰 副教授 辽宁科技大学 | 李洪翰于2018年获得了中国西北工业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工学学士学位,并于2021年和2024年分别获得日本大阪大学机械科学与生物工程专业的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他担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的研究员。2023年,他受邀成为芬兰奥卢大学机器视觉与信号分析中心(CMVS)的访问研究员。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和机器视觉。 |
征稿主题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征稿主题:
Track 1:计算机视觉与应用 | Track 2:信号处理与分析 | Track 3:先进技术与创新应用 |
高分辨率光电成像系统 等相关技术主题… | 图像的深度学习处理技术 | 激光雷达技术在光电系统中的应用 等相关技术主题… |
* 其他相关主题亦可
如果您对论文主题的符合程度不确定,可咨询会议秘书(全程跟进论文进度)
Judy Zhai | 翟老师
: 17512806705(wechat)
论文出版
ICCPA 2025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会议所录用论文将由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ISSN: 0277-786X)出版,出版后提交EI Compendex, Scopus检索。
>>>投稿须知
◆论文不得少于4页。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
◆作者可通过CrossCheck, iThenticate或其他查询系统自费查重,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稿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
◆被录用且完成注册的论文,如需申请撤稿,将扣除30%的手续费;论文一旦上传到出版社,则不接受任何退款或撤稿申请。
◆会议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投稿,全程由艾思科蓝进行技术支持,请点击:请点击:【艾思投稿系统】
会议议程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2025年5月16日 | 13:00-17:00 | 报名注册 |
2025年5月17日 | 09:00-12:00 | 主题报告 |
12:00-14:00 | 午餐时间 | |
14:00-17:30 | 口头报告 | |
18:00-19:30 | 晚宴 | |
2025年5月18日 | 09:00-18:00 | 学术考察活动 |
*最终会议议程以会议手册为准
注册费用
类别 | 价格 |
投稿(4-6页) | 3600 元/篇 |
★学生投稿优惠价格(4-6页) | 3400 元/篇 |
超页费(第7页起算) | 400 元/页 |
仅参会不投稿 | 1000 元/人 |
仅参会不投稿(团队参会3人以上) | 800 元/人 |
加购论文集 | 500 元/本 |
* 老客户/学生优惠价需提前联系会议老师出示证件并改价,优惠不可叠加使用。
退款须知:
如果与会者因个人原因要求取消会议并退款,适用以下退款政策:
*在会议召开前60天,退还70%的款项
*会议前30-60天,50%的款项退款
*会议前30天内,退还30%的款项
*会议结束后:不退款
取消和退款请求必须通过电子邮件正式提出。
组委会保留因不可抗力而改变会议日期和地点的权利。因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退款政策也不适用。
参会方式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2、主讲嘉宾:申请主题演讲,由组委会审核;
3、口头演讲:申请口头报告,时间为15分钟;
4、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尺寸;
5、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6、报名参会:本会议由艾思科蓝支持在线报名,请点击进行报名参会:
联系我们
大会联系人:Judy Zhai | 翟老师(投稿邀请码:Z732)
: iccpa_contact@163.com(投稿/咨询)
: 17512806705(wechat)
其他联系方式
业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