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2025年信息科学塞上前沿论坛暨信息安全与智能控制学术会议(ISF 2025)
The 2025 Information Science Frontier Forum and the Academic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
✅ 征稿主题广:网络安全|机器学习|自动化与智能控制系统|物联网安全|人工智能等相关主题
✅ 高层次嘉宾报告:长江学者、国家级青年人才,同济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学者齐聚,分享研究成果
✅ 权威收录:独立出版,EI/Scopus双检索保障(已有ISBN: 979-8-3315-1035-0)
✅ 高校背书:北方民族大学主办
✅ 极速通道:审稿周期——5至7个工作日
重要信息
----------------------------------------------------------------------------------------
大会时间:2025年4月25-27日
大会地点:中国-银川
大会官网:www.ic-isf.org
最终截稿时间:2025年4月18日23:59
接受/拒稿通知:投稿后1周
出版信息:IEEE(ISBN: 979-8-3315-1035-0)
收录检索:IEEE Xplore, EI Compendex,Scopus
ISF 2025已上线IEEE官方会议列表(Click)
会议简介
----------------------------------------------------------------------------------------
2025年信息科学塞上前沿论坛暨信息安全与智能控制学术会议(ISF 2025)于2025年4月25日至27日在中国银川召开。本次会议由北方民族大学主办,北方民族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AEIC学术交流中心共同承办。ISF 2025旨在汇聚国内外信息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信息安全与智能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会议内容将涵盖信息安全、智能控制、机器学习、物联网安全等多个前沿领域,为与会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信息科学与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组织单位
----------------------------------------------------------------------------------------
主办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
承办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组委会
----------------------------------------------------------------------------------------
大会主席:
夏元清 长江学者,国家杰青,IEEE Fellow,北京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校长)
陈积明 长江学者,IEEE Fellow,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程序委员会主席:
韩光洁 IEEE Fellow, IET Fellow,AAIA Fellow 河海大学(河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赵延龙 国家杰青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那 靖 昆明理工大学
任鸿儒 广东工业大学
出版主席:
何舒平 安徽大学
张 元 北京理工大学
组织委员会主席:
马少娟 北方民族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
夏建伟 聊城大学
高 义 北方民族大学
宣传主席:
张光晨 北方民族大学
胡 军 哈尔滨理工大学
芦安洋 东北大学
刘卫振 南方科技大学
大会主讲嘉宾
----------------------------------------------------------------------------------------
张皓 教授 同济大学 长江学者 | 报告题目: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的攻防策略研究 报告摘要:自主智能无人系统是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深度融合的产物,代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与重要发展趋势。然而,在其运行过程中,常常面临来自信息空间的各种恶意攻击,导致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研究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的安全性,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对其广泛应用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报告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1) 从攻击者视角,设计和分析最优攻击策略,以深入理解攻击者的行为模式;(2) 从防御者视角,提出针对性检测算法与安全控制方法,以应对来自信息空间的恶意威胁,确保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报告人简介:张皓,同济大学教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和上海浦江人才计划。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网络化控制系统/多智能体/随机系统控制委员会委员和上海自动化学会理事等,以及IEEE T-ASE、IEEE ITSM、S&S 和IR等多个期刊编委。长期从事网络化控制、系统安全和智能控制的应用研究,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香港RGC项目、教育部及上海市等项目。 |
宋旭滨 教授 浙江科技大学 国家级人才 | 报告题目:Synergy of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 for Industrialization of Vehicle Dynamic Systems 报告摘要:With advancing electrification and informatics, the foundations of vehicle dynamics systems are remaining the same, chassis system and powertrain systems. This presentation is focusing concisely on two major perspectives of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controls by embedding the regeneration function for efficiency improvement. Based on the industrialization perspective, two fundamental vehicle systems, suspension systems and motive power systems, are reviewed. Usually a controllable suspension can be developed to promote both comfort and handling to differentiate among vehicle brands. A low-bandwidth active suspension is introduced here to explain how this four-corner suspension system uses a digital displacement pump motor (DDPM) to deliver regenerative functions beyond vibration isolation. Secondly, this presentation talks about hybrid powertrains, hydraulic and electric, and then an innovative DHT (dedicated hybrid powertrain) for commercial vehicles is elaborated. This presentation also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of control developments because of high nonlinearity and wideband frequency range. The proof of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with hysteresis is briefly reviewed, an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s (MPC) are exemplified to boost the powertrain performance regarding fuel efficiency and safety. Since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are crucial for promoting energy sustainability and enhancing operational efficiency, more futuristic technologies are expect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 in unison with the fundamental dynamics and control of vehicles. 报告人简介:宋旭滨教授,浙江科技大学(2023 至今),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ASME)会士(2013),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wertrains 的创建主编 (2010 至今), EI 收录 (2022)。 曾出任了全球 500 强美国伊顿的首席工程师。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研发重点主要集中在汽车底盘系统和商用车 动力总成系统的先进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获得 10 余项专利、50 余项 创新发明。至今发表了 60 余篇学术文章,约二十多篇杂志论文,受邀报 告约 30 余场、遍及美中澳新加坡等地的大学和工业界;获得 ASME 的 2010 年会的 Best Paper Award。 |
李鸿一 教授 西南大学 国家级人才 | 李鸿一,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毕业于英国University of Portsmouth智能控制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在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复杂动态系统智能控制、协同控制及其应用方面研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其中授权专利40余项;出版专著 2 部;发表Automatica、IEEE TAC和IEEE 汇刊论文共130余篇,其中发表在IEEE TCYB与IEEE TSMCS期刊上的2篇论文分别获2016与2019 IEEE SMC学会 Andrew P. Sage 最佳汇刊论文奖。担任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Systems、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中英版)以及《自动化学报》(中英版)等10余个期刊编委;在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与 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上组织专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曾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与二等奖4项、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4项、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5次以及IEEE TNNLS、IEEE/CAA JAS、JSSC、《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与《自动化学报》最佳编委和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计划优秀审稿人、第四届 Scopus 青年科学之星、辽宁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现为IEEE 高级会员、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计算智能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杨秦敏 教授 浙江大学 长江学者 | 报告题目:面向海上风力发电的智能控制 报告摘要:海上风力发电是实现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支撑。然而,当前的海上风电技术水平在满足未来在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时还面临很大的挑战。为了实现风能利用过程中的智能化和健壮性,本研究通过智能控制领域的最新理论进展,尝试提出一些新方法用于提高海上风电接入的效率和可靠性,希望能对我国下一代能源网络的实施提供一些新的工具。 报告人简介:杨秦敏,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在美国密苏里大学获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曾任Caterpillar公司高级系统工程师。先后主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面上项目、科技部863课题、工信部智能制造课题等项目。现为IEEE高级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ADPRL专委会副主任,控制理论专委会新能源学组秘书长,担任IEEE TNNLS,TSMC: Systems,TIMC等国内外期刊编委。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自动化学会优博论文导师奖、浙江省万人 计划领军人才等荣誉。 |
嘉宾持续邀请中...
特邀报告嘉宾
----------------------------------------------------------------------------------------
![]() 朱善迎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报告题目:工业网络系统的传输-控制联合设计及优化 报告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具备感知、通信、执行功能的终端和边缘计算单元融入工业现场,通过智能感知、边缘计算、通信组网和系统控制等技术,形成信息和控制紧密耦合的扁平化工业网络系统。在扁平化架构下,工业网络系统呈现出多语言共存、跨平台协同等新特性。本报告将汇报资源约束下传输-控制联合设计及优化方面的进展,最后将对工业网络系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报告人简介:朱善迎,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导,国家优青,工业过程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工业网络系统的分布式估计和优化、协同控制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面上项目等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合作出版英文专著一部,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IEEE TCCPS工业技术卓越奖等4项。担任IEEE TII、JAI等国内外期刊的编委、多个国际会议的TPC/IPC成员、Invited Session/Local Arrangement/Publicity/Track Co-Chair等。现为上海市自动化学会理事,IEEE 高级会员,并担任IEEE 工业信息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工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委会委员等。 |
王翔宇 教授 东南大学 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 | 报告题目:抗干扰分布式控制与优化方法研究 报告摘要: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控制与优化问题是近年来的一类热点研究问题。智能体往往受多源内外部干扰影响,干扰抑制是使系统获得快速响应性能和高稳态精度的关键环节之一。报告将探讨受扰多智能体系统的抗干扰分布式控制与优化问题,并介绍报告人及团队在相关方向的研究成果,包括分布式主动抗干扰、嵌入式抗干扰、非光滑复合抗干扰分布式控制与优化方法等。所提方法可用于解决多类系统的分布式控制与优化问题,可有效提升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精度,并已应用于多机器人系统、储能变流器多机并联系统等典型协作工程系统的协同控制与优化任务中。 报告人简介:王翔宇,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博导,机电系统控制实验室骨干成员,国家级青年人才,江苏省优青,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4年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后留校任教。研究方向为非光滑控制、抗干扰控制以及在多机器人系统、电力电子系统等的应用。主持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20余篇发表在Automatica和IEEE TAC、TCST、TASE、TIE、TPE、TCAS-I、TSG等IEEE系列汇刊。担任SCI期刊IET CTA副编辑。出版专著1部,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0余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牵头获得华为公司火花奖、江苏省自然科学百篇优秀学术成果论文等奖励,入选斯坦福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担任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秘书长、IEEE高级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高级会员和三个专委会的委员。担任多个国内外学术会议的组委会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出版主席等职务。 |
刘帅 教授 山东大学 国家海外 高层次青年人才 | 报告题目:基于随机梯度的分布式在线与离线优化理论与方法 报告摘要:分布式优化理论与方法作为求解最优策略的有效途径,在机器学习、能源系统调度和博弈优化等领域展现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潜力。尽管现有的分布式优化方法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应对优化结构复杂、物理约束严苛的实际工程问题时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报告专注于多智能体网络下的分布式优化,旨在探索更高效的通信协议和适应性更强的优化算法。具体而言,我们基于无梯度优化理论,引入压缩算子,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补偿的压缩分布式无梯度优化模型,从而有效降低通信开销。此外,对于动态环境下的在线分布式非凸优化,我们开发了一种在单点剩余反馈条件下的优化算法,并建立了明确的动态后悔界。最后,通过解决动态目标追踪问题,对所提出的分布式算法进行了性能验证。 报告人简介:刘帅,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齐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11~2017年Berkeley Education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 Singapore (新加坡- 伯克利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联合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国家海外 高层次青年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大学杰出青年学者,泉城“5150”引才倍增计划创业人才。主持/参与教改项目12项,主持教育部港澳万人 计划项目1项,获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说课)大赛一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自动化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省普通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项,山东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等。 研究方向包括分布式优化,智能控制,最优估计,能源系统,故障诊断,强化学习等。主持/参加多项国际和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骨干成员之一),国家海 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联合项目2项,面上项目1项,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1项等。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内外专利20余件。以第一完成人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山东省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技术发明奖。获18届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Applications 2023最佳论文,IEEE控制系统协会智慧城市专委会2023最佳论文,第7届Chinese Conference on Swarm Intelligence and Cooperative Control 2023最佳论文2项。担任IEEE T-CYBER、IEEE JAS、ISA Transactions、Unmanned Systems等控制期刊编委,国际IEEE控制系统协会会议编委会委员、IEEE 控制系统协会非线性系统与控制专委会和IEEE控制系统协会智慧城市专委会委员,多次担任控制领域著名国际大会区域主席、程序主席、邀请主席、宣传主席等。担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专委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工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委会、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与安全性专委会、新能源与储能系统控制专委会委员,山东省自动化学会智能故障检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
![]() 王桐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报告题目:航天器轨道威胁自主规避任务规划 报告摘要:时效性差、运控压力大,反应“过钝”或“过度”,严重影响航天器在轨运行的安全性和业务的连续性,难以适应环境日益恶化的空间态势,使得航天器智能自主规避技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报告将首先对国内外一些航天器自主任务规划的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感知−决策−执行”星上闭环的智能自主规避架构,建立航天器任务中自主规避威胁的任务规划与资源分配方法,实现系统内部资源和约束的自组织调整。 报告人简介:王桐,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哈工大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等。主要研究方向为航天器智能感知与自主控制、复杂动态系统智能控制与应用、智能机器人系统,曾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IEEE神经网络与学习系统汇刊》杰出论文奖、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9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
![]() 安立伟 教授 东北大学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报告题目:信息物理系统的分布式安全状态估计与隐私保护 报告摘要:由于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深入融合,信息物理系统对网络攻击呈现出高度脆弱性。因此,针对信息物理系统安全性与隐私性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报告介绍信息物理系统分布式估计的安全状态重构与隐私保护两方面的相关研究。首先,针对“拜占庭”节点攻击下的信息物理系统,首次给出分布式安全状态估计问题可解性的充要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随机投影滤波算法重构系统真实状态;其次,利用状态分解对机密信息进行压缩,建立了分布式状态估计算法的隐私性保护机制,并刻画了保证算法隐私的充要条件。 报告人简介:安立伟,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信息物理系统安全性、无人系统协同控制与优化。发表高水平SCI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际控制领域顶级期刊IEEE TAC和Automatica发表论文16篇(长文5篇),6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青年项目,国家人社部“博新计划”项目等。获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关肇直奖”提名奖等。入选2023、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名单;入选沈阳市领军人才。受聘担任IJCAS等3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 |
丁德锐 教授 上海理工大学 国家级青年高层次人才 | 报告题目:Secure Platooning Control of Automated Vehicles 报告摘要:Secure platooning contr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cooperative driving safety of automated vehicles subject to various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This talk focuses on the distributed secure control issue of automated vehicles under replay attacks or privacy-preserving. A proportional integral observer (PIO) with predetermined forgetting parameters is first constructed to acquire the dynamical information of vehicles. Considering replay attacks, a time-varying parameter and two positive scalars are employed to describe the temporal behavior of replay attacks. In light of such a scheme and the common properties of Laplace matrices, the closed-loop system with PIO-based controllers is transformed into a switched and time-delayed one. For privacy-preserving, sampled-data-based dynamic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schemes, featuring a dynamic private key, are developed such that the encrypted vehicle-to-vehicle data can be kept private to each platoon vehicle. Furthermore, some sufficient conditions are derived to achieve the desired platooning performance by the view of the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The controller gains are analytically determined by resorting to the solution of certain matrix inequalities only dependent on maximum and minimum eigenvalues of communication topologies. Finally, simulation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报告人简介:丁德锐,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入选国家级优秀青年人才计划。目前,出版英文学术专著 1部,发表/接受发表SCI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自动控制领域顶级期刊TAC和Automatica论文14篇,其他IEEE汇刊论文50余篇。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2 项,2021年度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期刊Nobert Wiener Review Award, IEEE SMC学会2020年度和2022年度Andrew P. Sage最佳汇刊论文奖。担任国际SCI 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Neurocomputing 和 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的副编辑。他目前是中国自动化学会(CAA)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高级会员,主要从事分布式滤波控制与优化、网联自主智能控制、智能图像处理等方向的研究。 |
征稿主题
----------------------------------------------------------------------------------------
1、网络安全: l 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 l 分布式系统安全 l 云计算安全 l 网络协议安全分析 区块链与共识机制 | 2、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安全: l 对抗样本与防御技术 l 安全机器学习算法 l 数据隐私保护 l 可解释性与可信AI l 联邦学习与分布式AI安全 | 3、自动化与智能控制系统: l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 l 智能交通系统安全 l 智能电网与能源管理 l 机器人安全策略 l 自主无人系统的安全控制 |
4、信息安全中的密码学与数据保护 l高性能密码算法 l量子密码学 l公钥基础设施 l数据存储与传输的安全加密 l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 5、物联网安全: l 物联网设备认证与加密 l 边缘计算与雾计算安全 l 智能家居系统安全 l 医疗物联网安全 l 车联网安全 | 其他相关主题均可投稿:点击 |
投稿须知
◆ 文章模板:【下载】
◆ 论文需按照会议官网的模板排版,论文页数不得少于4页。
◆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中-英翻译或语言润色服务,可联系会议秘书。
◆作者可通过CrossCheck, iThenticate或其他查重系统自费查重,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搞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涉嫌抄袭的论文将不被出版,且公布在会议主页。
◆ 投稿须知:关于学术会议的投稿须知.pdf
论文出版
----------------------------------------------------------------------------------------
会议的所有投稿需经过3轮专家审稿,并提交至组委会复核,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录用的论文将由 IEEE(ISBN: 979-8-3315-1035-0)出版,收录进IEEE Xplore数据库,见刊后由期刊社提交至 EI Compendex和Scopus检索。
期刊推荐:
期刊1:PeerJ Computer Science (ISSN: 2376-5992); SCI Index; IF=3.5; 征稿范围:计算机科学领域
期刊2:Signal Processing (ISSN: 0165-1684); SCI Index; IF=3.4;征稿范围:信号处理理论及应用
期刊3:Information Systems (ISSN: 0306-4379); SCI Index; IF=3;征稿范围:系统语言、数据模型、过程模型、算法、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和应用
期刊4:Electronics (ISSN: 2079-9292) ; SCI Index; IF=2.6; 征稿范围:移动网络的最新进展和前景
期刊5:Transaction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征稿范围:人工智能相关领域
参会形式
----------------------------------------------------------------------------------------
(1)口头汇报:10-15分钟的全英PPT演讲;
*开放给所有投稿作者与自费参会人员;针对论文或者论文里面的研究做一个10-15min的英文汇报,需要自备PPT,无模板要求,会前根据会议邮件通知进行提交。
(2)海报展示:自制电子版海报,会议安排展示;
*开放给所有投稿作者与自费参会人员;格式:全英-A1尺寸-竖版,需自制;制作后提交海报图片至会议邮箱isf2025@163.com,主题及海报命名格式为:海报展示+姓名+订单号。
(3)仅参会:非投稿作者,现场听众参会。
*仅开放给自费参会人员,(3人及以上)组队参会优惠请联系会议秘书。
会议议程
----------------------------------------------------------------------------------------
2025年4月25日: 会议注册签到
2025年4月26日:主旨报告+口头报告+海报报告+颁奖典礼
2025年4月27日: 学术考察(待定)
*具体议程以现场会议资料为准
注册费用
----------------------------------------------------------------------------------------
项目 早鸟价(4页双栏) 全文投稿(4页双栏) 老客户/学生优惠价 超页费(第5页起算) 仅参会不投稿 加购论文集 | 注册费(元) 3400元/篇(3月11日前投稿) 3800元/篇(包含一个参会名额) 3600元/篇 400元/页 1500元/人 500元/本 |
* 早鸟价、老客户/学生优惠价需提前联系会议老师出示证件并改价,优惠不可叠加使用。 --退款须知: 如果与会者因个人原因要求取消会议并退款,适用以下退款政策。 *在会议召开前60天。退还70%的款项 *会议前30-60天。50%的款项退款 *会议前30天内。退还30%的款项 *会议结束后:不退款 取消和退款请求必须通过电子邮件正式提出。 组委会保留因不可抗力而改变会议日期和地点的权利。因不可抗力事件造成的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退款政策也不适用。 |
酒店推荐:
2025年信息科学塞上前沿论坛暨信息安全与智能控制学术会议(ISF 2025)将于2025年4月25-27日在北方民族大学举行。具体住宿酒店信息和预定方式如下:
Ⅰ. 酒店信息:
新华联瑞景酒店(银川高铁站店):
酒店官网:查看
酒店电话:+86-951-7892888
酒店地址:银川金凤区通达北街以西、北京中路以北, 750000
>> 大床房:300元 含1张床/无线网络/1份早餐
>> 双床房:300元 含2张床/无线网络/ 2份早餐
Ⅱ. 房间预定方式:
1. 可编辑信息ISF 2025+姓名+入住日期+退房日期+房型+入住人数”,拨打电话或短信发送至李经理18209509517
2. 请勿重复预定。请尽快在4月21日前完成预定(无法保证房间安排,需视酒店房态而定),如有变动或取消预定需提前告知酒店经理。酒店费用将由酒店直接收取并开具发票。
Ⅲ. 交通指南:
*银川河东国际机场:39km;48mins
*银川站:1km; 11mins
联系我们
----------------------------------------------------------------------------------------
Haley Chen | 陈老师(邀请码:C297)
联系手机(微信同号):13922151734
QQ咨询:766847024
咨询邮箱:isf2025@163.com
陈老师微信二维码
联系备注“ISF咨询”